●輪胎的構造
輪胎的構造主要分為胎面、胎側以胎體層。
其中胎面由胎冠和緩沖層組成,是與地面接觸的部分,胎冠的寬度決定了正常行駛中,輪胎與地面接觸的寬度。
胎側分為胎肩、胎側壁、趾口;胎肩的高度表示輪胎可使用部分即可以被磨損部分的高度,根據輪胎用途不同,胎肩的高度也不同。越野用輪胎的胎肩較高,賽道用輪胎的胎肩最低。胎側即輪胎側面,是整個輪胎最薄弱的部分。趾口是輪胎與輪轂接觸以及密封的部分,此部分采用的橡膠較軟,以便于輪胎與鋼圈的完全接觸保證氣密。
胎體層是由多層不同方向交織的簾線以及橡膠構成的復合型殼體。根據輪胎的用途不同,內部簾線的材質可以是人造化纖、玻璃纖維、鋼絲纖維等。
●輪胎的類別
輪胎的類別有很多種,但我們日常可以使用的不外乎兩種,分別是斜交線輪胎和子午線輪胎。其中子午線輪胎相比斜交線輪胎有諸多方面的優勢,比如:彈性大、耐磨性好、附著性好、承載能力大、滾動阻力小、緩沖能力好等等。隨著子午線輪胎的不斷改進,基本已取代了斜交線輪胎,成為了市場的主力。(目前乘用車領域使用的幾乎都是子午線輪胎)
子午線輪胎在各方面的使用性能上都有著非常大的優勢,但也有明顯的弱點,比如:胎側易損壞、側向穩定性較差、制造工藝要求高、成本高。
缺氣保用型輪胎(防爆輪胎)
隨著科技的進步以及人們對用車性能的不斷要求,一種新型的輪胎誕生了,那就是防爆輪胎。防爆輪胎的主要構造與普通輪胎并無大異,其區別在于輪胎內部胎壁部分加入了一種很有韌性和支撐性的橡膠。當輪胎發生漏氣或者爆胎的情況時,能夠保持輪胎與輪轂還能一定程度的結合并給予車輛一定的支撐,滿足在一定行駛速度下一定里程的行駛。
從原理上來看,防爆輪胎其實并不能防爆,他的作用實際上是在當輪胎漏氣后者爆胎時還能滿足一定速度一定里程的行駛。所以,實際上正確的名稱應該是“缺氣保用型輪胎”。缺氣保用型輪胎在具備這些優勢的情況下,也有較明顯的劣勢。比如:舒適性下降、輪胎噪音更大、簧下質量變重導致操控性能下降、輪胎成本較高等。但考慮到能夠在漏氣或爆胎的情況下給予車輛最大程度的安全行駛,總體來說缺氣保用型輪胎還是利大于弊的。